新时代公益网讯:社工学堂2024:社会政策制定的过程(2)
一、政策方案的选择经过政策方案的拟定形成了若干初步的方案后,还要对其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择或综合出一个最优方案,这就是政策方案的选择。
政策方案选择的标准1.价值标准即政策方案本身在能够体现国家基本政策目标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的基础上,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政策目标。2.成本-效益标准任何一项政策,都有可能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政策方案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成本-效益问题,要估量其得失大小。这一标准是把政策方案的项目成本-效益归纳到了量化的经济层面,然后用这一标准来比较一些现成的可供选择的政策。成本-效益标准看似简单,实际则不然。一个政策项目的长期成本和效益实际上是难以准确计算的。一般的原则是选择对社会的纯收益(总效益减去总成本)最大的项目,然后选择其他一些不超过现成总预算的项目。3.可行性标准即根据现实条件是否切实可行,估计能否贯彻执行。在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即便是成本低、效益好的政策项目,也不一定能够很快能够实施。4.风险标准一些政策方案可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风险,必须对各个被选方案中风险强弱程度、防范措施的准备程度进行分析评估,从中选择风险最小、副作用最少的政策方案。政策合法化1.政策合法化的概念政策合法化是指法定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政策的过程。
2.政策合法化的地位与作用政策合法化在政策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合法化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阶段,又是政策实施的前提。在民主、法治的社会,政策合法化是政策过程必经的一个重要阶段。政策方案只有经过合法化过程,才能成为有效的政策,制定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政策实施的环节来解决政策问题。政策实施要以政策具有合法性为前提,具有合法性的政策,才能得到政策对象的认可、接受和遵照执行的的效力。因此,政策合法化又是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2)政策合法化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具体体现。政策合法化是一个吸收公众参与决策、加强社会沟通与协调的过程;也是一个政策选优,对政策方案不断修改、完善,对不良方案过滤、淘汰的过程;更是一个坚持由法定的决策主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决策,对决策行为实施法制监督的过程。离开政策合法化,所谓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都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社会政策方案选择以后,还要对所选定的社会政策做可行性分析,以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所谓政策的可行性即是指一项社会政策能够有效实施的可能性、合理性和可接受性。
可行性分析的一般内容1.政治可行性即某一政策方案在政治上对执政党、政府或领导人产生的政治影响以及被政策对象接受的可能性。有些社会政策的出台在政治上会对政府不利,如某些社会政策的改革导致某些群体原来所享有的福利水平相对下降,因而引发他们对政府的不满。如果这种情况会对执政党或政府带来严重的政治影响的话,此项改革的政治可行性就比较低。2.经济可行性即某一政策项目能否获得财政上的充分支持以及该项政策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后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财政投入的要求越少,对经济运行所带来负面影响越小的项目所具有的经济可行性越高。3.技术可行性即实现某一政策项目在技术和管理手段上的可能性。有些政策项目对技术手段的要求较高,包括复杂的制度安排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管理体制、管理人员和技术设备较高的要求。如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跨省转移政策的实施,需要有严格的精算技术以及相应的控制机制。可行性分析的方法特点社会政策的可行性分析可以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和政策分析方法,通过收集和处理各种社会资料对有关问题做出细致的分析。与一般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相比,社会政策可行性分析中所采用方法的特点主要有:
1.实证(中立)分析与规范(价值)分析相结合
2.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3.政策主体意见与政策客体意见相结合
4.多学科和多种具体方法的集合
三、政策方案通过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政策的审批与发布。政策审批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之一,它决定着一项政策方案最终能否被确立并进入实施阶段。社会政策的审批是一个在不同意见的背景下采取集中行动的过程,即在各种不同的意见中选择一种统一行动。如中国的医改方案,历经数十个版本,终于在2009年4月6日,最终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形式发布。
对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考友,可以报名参加国家开放大学的社会工作本科的成人学历教育。
友情提醒:以上具体的文字表述内容,因年代及版本不同,有所变化。请以最新版本的表述为准。
来源:社会政策/编辑:恒心/责任编辑:郑东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