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公益网陕西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正值阳春三月之际,未曾谋面的老战友中国老兵许国平从第二故乡新疆乌鲁木齐回陕探亲。
提起战友老许,不能不说的是我们俩之间的交情的确是一种机缘巧合。那是2021年的冬天,新疆战友群里热心的群主王丽萍发布了一条关于新疆老兵公益在征集怀旧老物件的公益资讯。仔细阅读后获知,原来,乌鲁木齐老兵公益志愿者服务队的队长许国平是退役军人,也是一名资深的新疆公益人、新疆作家协会会员,由他发起的老兵公益已经16年,旗下成立的老兵公益宣讲团为了筹集首届春节主题民俗老物件展览正在征集老物件。由于扶风县老宅有老母亲遗留下来的一个四、五十年代的老式木质织布机,便很快报名表示愿意无偿捐赠给这个公益项目,于是有机会通过手机和微信与老许结识。

虽然交集不多,但对许队长为人谦和、干练热情的印象很深,让我倍感亲切。正是如此,战友间的亲切关怀很快让我们成了忘年交。出于对文学艺术的共同爱好,我们成为无话不谈的挚友,我虽年长他六、七岁,但他给于我的指导和帮助,却似师长级的。
得知此行从返回陕西,于百忙之中,他受我之邀从渭南蒲城特地到宝鸡扶风采风。
我的故乡陕西省扶风县降帐,因汉代大教育家马融在古镇南门外筑土台垂帐讲学授业而得名,凭吊古人的讲经台遗址,后人新建的传薪楼,以及古镇的街景外貌,国平战友惊叹不止,饶有兴趣,而在街边小摊上的收藏品,更是令这位战友爱不释手,看得出来,长期在边疆工作的老许对故乡的人文历史、一草一木都异常关切,特别是在镇上邂逅了一位83年的越战老兵,俩人一见如故,畅谈甚欢,席间我们还穿上了老兵保留至今的65式老军装,佩戴着他收藏保留的军功章和纪念章合影留念,这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当年戎装保边的青春年代......

国平战友连连赞叹:太妙了,择日不如撞日,简直是一种绝美的缘分,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民俗老物件锡酒壶、偶遇并采访了参战老兵,不虚此行!表示以后还要常来绛帐古镇采风。看到战友对古镇的痴恋之情,我也甚为我的故乡骄傲和自豪!
时间过的真是太快了,不知不觉间夕阳西下,街头地道的小吃午饭后,国平战友也恋恋不舍的与我道别、匆匆奔赴七十公里外的咸阳机场,乘坐晚航班返回了新疆。
再见了,我的战友老许,欢迎你再来古镇作客,用更加充裕的时间,尽情的感受魅力古镇的人文脉络,把它带向更广阔的新的天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通讯员:李克荣/编辑:恒心/责任编辑:郑东启
【作者简介】
李克荣,新疆沙湾县人。籍贯:陕西省扶风县人。男,汉族,退役军人,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作家协会会员。1976年参军入伍,在36152部队服役,先后于1976年在二营五连指挥排侦察班为炮队镜手,1977年5月到汽训队学习汽车驾驶,1978年调往团后勤汽车连。1983年10月退役回农村,现居住在西安市。
文学爱好者,自由撰稿人,《再见山阳》《卡子湾行》《再续战友情·西府战友聚宝鸡》
《春风初沐三秦地,似曾相识燕归来》等多篇诗歌和散文作品被《新疆公益在线》《新时代公益网》《今日头条》等媒体采用刊发。